512震后建筑非标准地图
发布于: 2018-08-30类别: 行业资讯 转载自: ZaomeDesign5859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IOZ建筑异想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趁着端午的假期沿着北川,德阳,映秀一线再次走访了部分灾后重建的建筑。同时结合前几年前往灾区的调研,写了这部震后建筑非标准地图。为何唤做非标准,一是自认为走访的不是很全面,很多偏远的建筑没有照顾到,二是加了更多自己的感受与评论在里面,似乎也有点脱离地图的感觉了。

 

介于想说的话太多,便决定先把这些建筑罗列在前面,方便大家浏览。



建筑目录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民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设计:崔愷


北川抗震纪念园—静思园

设计:周恺


北川抗震纪念园幸福园展览馆(北川规划馆)

设计:庄惟敏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绵竹市博物馆

设计:冯正功、平家华、王志洪、牟得亚、相超


广济镇及广济卫生院、文化中心等

规划及设计: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及东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孝泉民族小学

设计:华黎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设计:何镜堂


映秀青少年活动中心

设计:贝氏事务所


映秀学术交流中心

设计:保罗安德鲁


映秀中心卫生院

设计:何镜堂


胡慧珊纪念馆

设计:刘家琨


汶川大地震博物馆

设计:李兴刚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

设计:未知



前序


08年汶川地震后,灾区大量的建筑急需重建,城市亟待更新。借助国家力量以及对口援建的帮助,灾后重建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不错发成果。同时不少城市获得了远高于当地原有的经济水平的设计支援与建设条件,从而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大量国家级的优秀建筑师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在为灾区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实现着自己的设计理想,践行着自我的理念。而在那个讨论着中国是否沦为了外国设计师试验场的年代,这些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又拥有了新的意义。特别是诸多大规模重建的城市,可以说实现了当时中国设计水平下的理想之城。

 

(2012年的映秀)

 

记得12年我大学的第一个考察行,便选择去映秀绵竹等地探访震后建筑,当时是一种完全好奇与仰视的目光去看那些建筑的点点细节。后来又零零散散的探访过一些作品。到现在工作后重新来阅读这些建筑,看它们这几年的变迁以及现实对设计的考验,思考更深了一层。


灾后重建的建筑,个人认为体现出两种力。一种是期待力,属于民用建筑,展现着设计师对于更好空间与生活的设想与规划;一种是叙事力,属于纪念性建筑,展现着官方与民间,集体与个人,不同的情感叙事与精神寄托。


(位于映秀郊区的震中石,2012年拍摄) 

 


建筑详细介绍



北川

 

由于老北川在地震中毁损严重,且原有县城不再适合建设,故在距离老县城23公里的地方异地重建新城,而北川主要的建筑项目(除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外)也都聚集于此。

 

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民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设计:崔愷
 

(文化中心视角)


一直觉得崔愷院士在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上拥有极高的造诣。北川文化中心也确实是为这当中的佳作。建筑将传统羌寨的碉楼与川西汉族建筑的屋顶山墙的样式进行了融合,创造出设计语言重组过后的新建筑形象。起伏的屋顶模拟出山体的形式,上面的几个体块像碉楼的体块则是引入自然采光的天井。三馆依靠相似的建筑语言相互映衬,却又依据不同的功能有所区分。

 

(图书馆方向视角)

(民俗博物馆主入口)

(主入口集水池)


在室内空间上,民俗博物馆运用了比较常见的连续的直跑楼梯与阶梯平台来营造向上的韵律,同时与天井的自然光相互衬托,表现出较强的气势。图书馆则是依靠中央通高的阅读大厅作为空间组织的核心,坡道绕着中央的大厅盘旋上升并在沿途不断利用阳台穿插到核心的空间中,自然光的引入也很不错。受到施工条件的制约,仍有许多细节不尽人意。但里面的人造石材立面做得不错,多种样式与色彩的不断组合,同时再上下颠倒,让人很难发现重复。

 

(博物馆入口大厅)

(问询台)

(采光井)

(主楼梯)

(绕着展厅向上的残疾人坡道)

(图书馆阅览大厅)

(图书馆坡道与书架)

(人造石表皮)


北川抗震纪念园——静思园

设计:周恺


(上图摘自ikuku,现场照片很难反映出整体的关系,所以借用了模型照片)


利用纯粹的建筑景观语言来表达纪念与哀思的情感,几乎没有用到象征符号与纪念性数字。设计者似乎希望运用纯粹的空间手法来营造安静沉默的空间氛围,从而塑造场地的纪念性。有些类似于彼得艾森曼在犹太大屠杀纪念碑的设计出发点。这样的手法,以及对于悲伤哀思情绪的表达方式,在中国的纪念性建筑里算是一个颇为另类的作品。

 

(入口人造石块)

(中央水池)


纪念园入口是一块被切割的条形人造石块,中间有一条狭窄到难以通过的步道,不知道是否是为了营造一个难以逾越的割裂感而设计。园内种有大量银杏树,地面铺满碎石,依靠树林与外面的世界相隔离。中央是一潭不规则的水池,据说象征着一滴眼泪。中间的高差处理改变着人与水面的关系。在场地的西北角有一个水滴形状的半围闭缅怀追思空间。可惜这个空间过于独立与隐秘,最终成为了部分人溲溺的场所,变成了公共空间的盲点与污点。

 

追思空间内部的情况实在不好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原本的设计中场地内的通道与墙体上会有浮雕、牺牲英雄以及参加救援人员的名字,但从现场来看这个设计是没有实现的。但也因为这种脱离的具象的纪念物与纪念形象的手法,让这个设计迥然不同,使其充满了试验性。虽然这样的试验在现实条件下没有得到好的公共空间结果,却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北川抗震纪念园幸福园展览馆(北川规划馆)

设计:庄惟敏

 

(主入口视角)


建筑最抢眼的便是顶部石头般的几何体块,设计的概念来自与传统建筑上,祈福的“白石”。不过由于立面清扫的问题,白石如今并没有呈现出白色。而这样显眼的体块内却并没有设置实际的建筑功能,展馆的主要使用空间都在地下六米标高的位置,从入口进入后利用坡道向下抵达。所以上面的几何体块实质上只是屋顶的造型,多少让人有些失望。“白石”立于倾斜的坡面上,还有些景观以及坐凳,但斜凳子很不好用。

 

(倾斜的“广场”)

(室内空间)


展览馆的对面立有非常传统的浮雕纪念碑,上面刻着工人,当地妇女和小孩的形象,写着“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文字。传统的叙事手法或许更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吧。

 

(纪念碑)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之前曾在printerest上多次看到过这座建筑的照片,我还一直误以为是在哪个国外的项目,没想到竟然如此的近。覆土建筑与耐候钢的结合非常棒,绿色的草地与暗红色耐候钢的对比效果很好。地景建筑群也将“裂缝”的设计概念诠释得很到位。行走在耐候钢的“裂缝”中,巨大的建筑尺度带给人一种空旷的震撼感。耐候钢的品质也算是目前在国内看到较好的,没有出现明显的锈蚀扩散。

 

(入口广场与钟塔)

(“裂缝”中的空间感受)


纪念馆位于老北川中学的位置。因而保留了原有学校的操场作为户外展示空间。在场地内有个隆起的土丘,据说下面掩埋着的就是倒塌的校舍建筑,所以这里也算是一座公墓。

 

(老北川中学位置)


(施工管理还有待改善,构建安装时的编号没有清洗掉)

(立面分缝)


室内的展陈设计不得不说是个减分项,虽然拥有极其高大震撼的室展陈空间,但展品的布置过于传统,依然只是单个物品的陈列,缺少场景塑造以及与参观者的互动。结尾处依靠按触摸屏的形式来为遇难者“献花”的纪念手法感觉也很难打动人心,至少我觉得是这样。

 

(超大尺度的室内展示空间)

(结尾处的“电子献花”)


德阳

 

绵竹市博物馆

设计:冯正功、平家华、王志洪、牟得亚、相超

 

博物馆位于绵竹西北角的诸葛双忠祠一侧。采用了简单干净的四个矩形体量。主要表皮采用了U形玻璃,防腐木与当地石材的结合。几种材质之间虚实结合的关系不错。在平面上则利用水景来穿插室内外空间,结合室内的高差搭配,增加了生气。

 

(户外材料的对比)

(引入水景的室内空间)


广济镇

规划及设计: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及东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在灾后重建中,整个广济镇的规划以及主要公共建筑设计均由东南大学完成。从而让这样一个位于四川乡下的小镇得到了中国当时最高水平设计团队之一的支持,又因为是从零开始的重建,所以多了些理想化小镇的味道。里面的卫生所,学校,幼儿园,无不体现着在西南小镇难得一见的设计感。同时由于这些项目的尺寸大小,场地条件都很像是课程设计里遇到的,所以有句玩笑话便是:这满足了同学们看看老师如何做作业的心愿。当然,这样的设计也可以说是一场实验,用以测试设计师主观中的理想小镇在现实中如何运行。


(广济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

 (学校)

广济卫生院

 

(先放一张官方图,刚修好时的感觉还是非常棒)


入口的大挑空就让人有种超脱世俗的感觉,完全不像在乡镇上能看到的建筑。医院在外立面上采用了比较特别的遮阳板,从而产生了独有的韵律感。卫生院的另一个特色是病房与办公楼走廊的天窗。至于出现的问题嘛,主要还是三个字:带不动。一方面是施工与维护带不动,导致了立面掉漆与污损非常严重,另一方面是医院的运营及医疗水平的不足,使很多功能房间闲置。

 

(入口上的大悬挑,里面是办公室)

(病房区域)

(走廊采光天窗)


广济文化中心


不知为何,这座建筑有种特别的时代感。看正面的柱廊让人感觉像是上世纪的作品。正面本来有个小小的景观水池,可惜没水,看来水景在维护上面也是个问题。建筑内院里有颗老树,还蛮带感的。可惜立面外的灌木长得太高了,遮挡了原本的效果。

 

(干涸的水池与柱廊)

(庭院和树)


孝泉民族小学

设计:华黎

 

(还是需要借助官方的模型照来展示关系)


孝泉民族小学是华黎老师的代表作之一。建筑空间处理得非常有意思。尤其是从教室到专业课教室,建筑布局由规矩变为自由的过程,几个体块的布局很有趣味。在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针对儿童的身体尺度,以及喜欢游戏空间的特性,打造了很多小尺度的游戏空间。不大的水池,坐凳,以及可以自由嬉戏的灰空间,都给儿童提供了课间娱乐的场所。同时高矮不一的开窗,以及楼梯间里三角形菱形的窗洞,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在学校门口还利用混泥土几何体制作了玩耍的“迷宫”。

 

(相对规整的教学楼部分)

(中间走廊的空间)


(构型相对自由的兴趣教室部分)


在建筑材质上主要选用了灰色系的混凝土与青砖,搭配暖色的木质门窗以及黄竹等材质。由于整体色彩偏灰色,所以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有人认为对于儿童来说会过于压抑,缺乏明快的色彩与活力。但这类争论却引发了我个人的一个提问:儿童真的需要一座色彩缤纷的建筑吗?单一的色彩,更少的色彩刺激是否更有利于儿童自己想像力的发挥呢?另外对于儿童来说,是丰富的空间还是丰富的色彩,对他们成长的益处更多?似乎我小的时候,就不排斥灰色的混凝土空间,好像也对空间探索更感兴趣,所以特别喜欢偷偷到工地或者废弃建筑中玩耍。但这毕竟只是个人的感觉,对于更多的儿童,我缺少了解与研究。所以这个问题便留在这里,供大家讨论。

 

(开窗细节)

 

(儿童游乐空间)


映秀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设计:何镜堂

 


位于映秀镇一侧的山坡上,俯瞰整个城市。何镜堂院士在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上一直以来都很够官方的认可,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731日军罪证馆等作品,口碑颇高。而震中纪念馆在建筑形象上,尤其是锐角空间的运用,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设计上似乎也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入口处尖锐的斜角空间)


入口的斜角空间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前庭的景观水池,水和U形玻璃房顶却又脏兮兮的,给人很荒芜的感觉。馆内的空间张弛有度,结合天窗与大尺度的的挑高,让空间形象很值得回味。特别是中央的三角形庭院,粗狂的立面石材结合尖锐的空间,加上游人不多的缘故,给人很肃穆的感觉。

 

(荒芜感很强的景观水池,以及玻璃屋顶下的走道)


该馆在建成后,布展进行了多次调整与改造,所以在展陈与建筑的结合上相对成熟。可惜实物展品太少,图片与口号的展示让人感觉略显单调。

 

(室内展陈空间)

(展馆中央的三角形庭院,肃穆的氛围感很强)

(出口走道)


主体建筑外还有一处邱光华机组纪念碑,三角箭头的造型与主体建筑形象呼应效果很好。停车场外有一处观景平台,很是现代简洁,但由于周边树木过于茂盛,所以现在并无观景功能。

(下沉广场,很多时候觉得在氛围营造上我们始终缺少控制,健身器械和红色展示板出现在这里分外扎眼)

(结合下沉广场形象设立的邱光华机组纪念碑)

(被树木遮挡的观景台)


 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



由展馆沿山路向下,便会来到512遇难者公墓,公墓沿山体的坡道布置。黑色石板作为草地的挡土墙,遇难者的姓名就镌刻在延续不断的石板上。单看形象来说,像是山地版的越战纪念碑。墓地的端头有巨大的“512”数字,以及献花用的祭台。

 

(沿着山体布置的石板)

(非常类似于越战纪念碑的视觉效果)


这时看到个一言难尽的事情,一个老太太带着孙女,很细致的把每束花的花茎截断扔在一旁。原来她是山下卖花的店主人,此举是为了防止山上其它卖花的店家把花捡回去再做出售。而在墓地里,还放着不少太阳能的小音响,塑料莲花的造型,不断且机械的重复念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让人感觉有点魔幻和恍惚。

 

(一言难尽的画面)


映秀青少年活动中心

设计:贝氏事务所

 


虽然介绍里堂而皇之的写着贝聿铭设计,但我依然相信这出自贝氏事务所,而非他本人之手。.感觉像是一个爱好者模仿贝老的作品。积攒了各种贝老作品元素的碎片,但整体形态的把控却又不行。


(粗糙的细节)

 

映秀学术交流中心

设计:保罗安德鲁

 


感觉也是个大师快题作品,不过建筑的主要问题不在设计上,而是在后期运营上。学术报告厅看样子已经很久未用了,毕竟在这样的地方还是缺少相应的会晤需求。交流中心现在则完全发挥着酒店的作用,但表皮老化严重。

 

(作为酒店的交流中心)

(广场)

(充满岁月痕迹的表皮)


映秀中心卫生院

设计:何镜堂

 


在乡镇一级的卫生院当中也算是建设标准超高的,整体处理也算是简洁而有特色。虽然几种格栅的立面做法现在看起来有些平常。但在几个空间的组织上还是有不少亮点,尤其是曲线边界的花园,和为地下室提供采光的阶梯绿化。

 

(外部造型)

(阶梯绿化)

(室内外的花园)



建川博物馆地震三馆

 

说来位于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与地震灾区相距较远。但这里却坐落着三座汶川地震的纪念馆,胡慧珊纪念馆,汶川大地震博物馆,以及512抗震救灾纪念馆。这三馆可以看做是三个层次的灾后纪念叙事,个人的,民间自发的与国家官方的。

 

胡慧珊纪念馆

设计:刘家琨

 

(由于之前调研摄影的失败,故该建筑图片均来自网络)


学建筑的同学应该不会陌生,这是一座微型纪念馆。用以纪念在汶川地震中丧生的一个叫胡慧珊的小女孩,并希望通过对一个个体生命的纪念,进而从细微的角度记录历史大事件。这是一个温暖而细腻的想法。

 

清水混凝土的小房子位于博物馆区内一处极不起眼的位置,建筑的形态取自地震时的救灾帐篷,内部放着女孩生前的一些生活用品。早些年的管理不太成功,毕竟展馆太小,无法专人值守,所以长期大门紧闭,大家只能透过猫眼一探究竟。后来在门上改装玻璃窗以后改善了许多。

 



汶川大地震博物

设计:李兴刚

 

(博物馆入口,可能由于改造而来的原因,空间比较局促)


其实这座建筑不是为地震博物馆所建,在一开始被设计时,这座建筑本计划作为文革镜鉴馆,用于展示文革时期的各种镜子。但汶川地震发生过后,馆主樊建川便前往灾区收集了很多物件,从而有了这座博物馆,而之前的文革镜鉴便被留在了较小的一部分展区内。

 

(压缩过后的文革镜鉴部分,可以看到设计中的室内光影效果)


在建筑设计上,这座博物馆由几个体块,通过连廊铰接而成。立面对于传统的红砖青砖进行了再创造,独特的砌筑留出了大大小小的孔洞,部分镶嵌着玻璃砖,从而为室内带来了独特的光斑体验,和卒姆托设计的柯伦巴艺术博物馆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由于要放下两座博物馆的功能,空间的改动应该较大,有时让人对流线有点摸不着头脑。

 

(模型照片摘自ikuku)

(现场的体块质感)


在布展和叙事上,总觉得这座‘地震博物馆’要比那些“纪念馆”来得有趣些。樊建川作为一个收藏家,似乎有着一种很独特的“收集癖”。地震后没多久他便去灾区收了大大小小的各种东西。比如512后倒塌房屋里还没被撕掉的日历,各种衣服与旗帜,碎石砸碎的广告牌;甚至是“范跑跑”的眼镜,总理前往灾区坐过的飞机座椅。就连那头困在废墟里大难不死的猪坚强也被养在了博物馆里。展品给人一种事无巨细的感觉,看似一堆细散的碎片。

 

(内部的展陈)


(出口处的纪念空间,工作人员正在清扫水池)


然而正是这些算不上珍贵的小物件为博物馆的展陈提供了非常细腻且真实的质感。比如日历沿着游人的路径一张张的被贴在房梁上,让人感觉到时间流逝的压抑感。很多的细节让人感到触景生情,民间的叙事虽说观点没有那么的宏大,却似乎有更强的感染力。这也成为了灾后叙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让我们对于这个事件的情感与记忆有了多样化的表现。


(建川博物馆里成了活展品的“猪坚强”)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

设计:未知

 

这是座在建川博物馆群落里,但并不属于这套体系的纪念馆。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由成都市政府出资建造,委托建川博物馆进行管理,同时独立的免费发放参观票。建筑的外形极为传统,像极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的纪念性建筑。门口矗立着56棵柱子,也传统的象征着五十六个民族。室内空间的很大,但展览以图片为主,较为单调。

 

(入口的56根巨大水泥柱)

(室内走道)

(纪念庭院)




后记


一直以来都关注512灾后重建的情况,似乎是自己理所应当的一种习惯。就汶川地震本身,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对应着自己的一个阶段。让我似乎能在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中,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


08年地震的时候,我是很热血的初中生,趁着停课去做了一周的志愿者,收获了不少感悟。

12年第一次走访灾区的时候,我是刚学建筑的大一新生,在那些建筑中学到了很多建筑设计技能与追求。

18年再去灾区的时候,我已经工作了几年了,对那些建筑已经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而在此之后,我更加期待能做出对于我们时代的回应。比如我在那些纪念建筑中看到的叙事手法,在未来如何能够做的更加的丰富与深刻。那些对于城镇的理想化设计如何做到更加适用可行。这都是我渴望在未来探索与实践的。而对于那场地震的回忆与情感,理解与思考,或许也能进入到全新的高度。


(2012年,大学假期第一次调研,于汉旺地震遗址)

(2018年,十年后再去灾区,于北川老县城遗址)


IOZ建筑异想是一个属于曾吴静霆个人的公众号平台,日常关注建筑旅行,并且传达个人关于建筑与社会生活的观点。公众号创建于2016,名称来自于在建筑轴号的标注中从未出现的三个字母ioz,同时也是也是“Ideas of Zwjt”的首字母缩写。创建这个平台,是为了提出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创造一些未曾出现过的建筑,如同未看到的编号i o z一般。


点击阅读原文或者下方小程序

在线购买造么工作室原创好物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你一定没见过这样的香港


你一定没见过这样的深圳


最美杭州建筑地图


最美北京建筑地图


新海诚画风的广州


上海外滩建筑肖像


你一定没见过这样的新加坡


暴走南京|建筑系妹子的金陵城记


如何以建筑师的视角玩转成都?


独家酒店探索体验,阳朔Alila糖舍最全攻略!


除了网红BIG,哥本哈根还有什么建筑好看的?


遗忘与恩赐 | 穿越古巴哈瓦那


贵州安龙 | 藏在荒野的神秘天堂


广州必去地 | 东山口


文章内容为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info@cidip.cn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