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上海的石上纯也中国首次个展有什么好看的?
发布于: 2019-08-09类别: 赛事展览 转载自: ZaomeDesign2618

来源:163设计


回顾:《石上纯也中国首次个展》


石上纯也大型个展来中国了,第一次。


2018年3月,石上纯也首次大型个展“Freeing Architecture”亮相巴黎,一年零4个月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携手石上纯也将这一展览带到中国。



石上纯也,是谁?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与藤本壮介,你更喜欢谁?”


无独有偶,一个出生于1974年,一个出生于1971年,无疑皆是当下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建筑师。


这一次,随着「石上纯也:自由建筑」展览的到来,不妨跟着网易设计的脚步,一起去探究石上纯也的设计思考


△展览现场,石上纯也为现场观众进行导览


2009年,石上纯也凭借首个独立建筑项目 “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荣膺第61届日本建筑学会奖;2010年,获第12届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2019年,担任2019年英国蛇形湖美术馆夏季展厅的设计师。


保持着日式轻盈又思考着21世纪建筑学发展的多重可能性,作为一位典型的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从材料本身的性质出发,通过对建构形式的研究,输出的种种新的建筑形式。



7、8月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人头攒动。中国的建筑爱好者们,迫不及待一睹这位日本青年建筑师领军人物的设计创作与理念。


展览现场,他的“神奈川工科大学工房”、“住宅与餐厅”、“森林幼儿园”、“谷之教堂”等20组代表作品悉数亮相;通过大尺度的模型、建筑手绘、设计手稿、影像资料等方式,向观众揭示建筑师实现理念的过程与细节。




走进他的“自由建筑”


“自由建筑”,顾名思义,意在表达石上纯也不囿固于传统的建筑形式与表达方法,以自由的视角探索并更新建筑的定义。


石上纯也认为,当下的建筑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遮蔽物,而是组成世界这个巨大空间的各色各样的“风景”,他借助对环境、自然与尺度的把握,将建筑转变为全新的风景,从而发现全新的世界。


KAIT神奈川工科大学工房


年份:2004-2008

位置:日本神奈川县

类型:教育设施、大学工作室


△展览现场


在其首个独立建筑项目“神奈川工科大学工房”中,石上纯也通过305根形状各异、分布不均的薄柱,创造出了一个暧昧、融合的全新景色。人们仿若走进了一个“森林”,可以于其中自由地游走、迷失,并探索独特的私密空间。


△建筑实景


这些场地被设计成在任何时间都全部对这个近2000平方米的整体大空间开放,每一处空间又有各自独立的范围,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感。人们一旦进入这里就能立刻感受到,尽管不存在明确限定的空间边界,每一处场地仍有各自的延伸范围。


△建筑实景


在其诸多建筑项目中,石上纯也游刃有余地把握与超越既定的建筑“尺度”。


校园多功广场


年份:2008-

位置:日本神奈川县

类型:多功能广场


△展览现场


在KAIT工房旁,石上纯也设计了一个娱乐型多功能空间,用于给学生们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社交、烧烤、开派对、运动和放松。


这个空间的屋顶由单块12毫米厚的钢板制成,四个侧面由墙体支撑,并在顶部有多个面朝天空的开口。钢板屋顶会根据温度的变化延展或收缩,而天花板的高度从2米到3米不等。


△展览现场


天气晴朗的时候,柔和的光线会从天窗照射进来;下雨的时候,水滴可以自由地从屋顶的开口落入,从而在室内形成许多天然的雨柱。屋顶的水沿着表面从一个开口流下,像是在建筑物里营造了一个小型瀑布。


由砂浆和砾石覆盖的地板呈碗状,描绘着形状相同的屋顶的悬链曲线。曲线形的屋顶和地面组成了巨大的室内空间,宽阔而又平坦。空间里如同天空的屋顶以及如同大地的地面,两者在远处仿佛融合成一条地平线,给人一种无限空间的感觉。


△展览现场


石上纯也的建筑实践遍及世界各地,重视项目所在地原有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他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是在发掘原有环境中的未知并将其拓展延伸,创造出新的环境。


植物之家

 

年份:2010-2012

位置:东日本

类型:住宅


△展览现场

 

植物之家由石上纯也为一对年轻夫妇所设计,整体以简单、极简的风格为主,包括一栋房子和一个花园。在不断蔓延的都市空间中,这栋房子可以被视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避难所或者心灵的绿洲,给居住者提供了一种随着自然的律动和季节的更替而变化的生活方式。


荷兰迷宫公园游客中心


年份:2012-2017

位置:荷兰泰斯耶克

类型:游客中心


△展览现场


荷兰泰斯耶克的“荷兰迷宫公园游客中心”身处于一个始于19世纪的古迹公园,石上纯也没有试图改变既有环境,而是沿着已存的三条彼此交叉的散步小径,创作了一座人字形的走廊建筑。他消除了建筑中的柱子元素,而以玻璃作为结构。不仅支撑顶部钢梁,而且反射并延伸了建筑周围的池塘,森林与草地的美景。


△建筑实景


莫斯科工艺物馆

 

年份:2012-

位置:俄罗斯莫斯科

类型:博物馆


△展览现场

 

这是一个对莫斯科工艺博物馆的历史建筑进行扩建和翻新的项目。针对这栋建筑所作的详细调查表明,建筑在地面以上的部分保存情况良好,但地下部分的建筑和结构出现了严重的损毁。因此,石上纯也决定将地上部分的建筑修复到其原始状态,尽可能地减小修改的程度,而对地下部分则进行大规模的改建,把地下一层变为博物馆新的一层入口。 


△展览现场


原本位于地下室那些迷宫般的砖墙全都被移除,只留下了承重柱,并进行了加固,成为整个建筑的承重结构。这样一来,便产生了一个由无数柱子形成的巨大入口空间。建筑师将这个场地挖成碗状,在博物馆周围创造了一个平缓倾斜的景观,并将现有的地面层和地下一层连接起来。在地下室成为新的一层入口后,原先的建筑立面就被拔高了,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局。


石上纯也并没有给现有的博物馆建筑添加任何新的建筑,只是将原本被埋在地下的空间展示出来,却让整个博物馆历史建筑得到了新生。


△展览现场


艺术生态植物园/水庭


年份:2013-2018

位置: 日本栃木县

类型:庭园


△展览现场


2018年于日本栃木县落成的“艺术生态植物园/水庭”经过了长达五年的反复勘察、思考及建模,石上纯也将旁边因开发而将被砍伐的树木全部移植至庭园中,又将旁边的小河引入庭园内的小池子。存在这里的景观,以新的方式在庭园中重叠并相融,创出原本自然中不曾有过的新自然。


△建筑实景


住宅与餐厅


年份2013-

位置:日本山口县

类型:住宅、餐厅


△展览现场


而他为一位法餐主厨设计的“住宅与餐厅”,借助掘地、挖洞、浇筑混凝土、除去多余的土块等手法,建构了一处形如原始洞穴的风景,岩石般粗粝与坚硬的曲面之下蕴藏了建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展览现场


石上纯从石头的特性中汲取灵感,用“像一块岩石”的概念来打造空间。他把这块地当作模具,设计了许多深坑用以浇灌混凝土。这些混凝土体块干燥并从周围的土壤里移出后,便形成了建筑的结构。它们勾勒出了这个场地的土地和石头的轮廓。


△展览现场


石上纯也采用了这种将传统工艺“倒置”的方式,让墙体呈现了意料之外的曲线和形状,创造出了类似于洞穴的空间品质。三个室内庭院隔开了起居空间和餐厅,而玻璃隔板则提供了低调隐蔽的幵口,连接了室内空间和室外景观。这样的设计让自然光可以照射进来,由此创造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建筑——一个充满阳光的洞穴。


△展览现场


儿童乐园


年份:2013-

位置:东日本

类型:儿童广场


△展览现场


在东日本“儿童乐园”项目中,石上纯也更是将其建筑师身份转变成为儿童的尺度与视角,重新观察与想象世界。他以熊的形态构成了圆顶,以河马的形态建成了洞穴,让自然界的动物、草木、岩石、群山、云朵与建筑平等地变为了儿童眼中的风景。


△展览现场


平和之家

 

年份:2014-

位置:丹麦哥本哈根

类型:冥想与内观自省的空间


△展览现场

 

这栋受丹麦NGO组织HOPE基金会委托设计的纪念碑式建筑'平和之家",既是作为和平的象征,也是一个进行冥想和内观自省的空间。


△展览现场


这间形态像云的屋子仿佛漂浮在哥本哈根北面区域Nordhavn的水面上。石上纯也的设计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环境,还将整周边景观融入到了建筑空间内。对于平和之家来说,海面是它的地面,云是它的屋顶。


△效果图


人们经由一条地下通道进入这个空间,进而到达一个被海水包围的平台上。在这个白色混凝土的拱顶下,人们可以乘着小船继续他们的探索。整个空间被笼罩在安谧、和谐的氛围中,光线反射在水面上并随着季节更替而不停变化。


建筑里面没有额外的供暖系统:被包裹在建筑里的海水可以吸收和保存太阳的热量,起到保暖的作用。这样一来,室内的温度会相对稳定,让人们在冬天也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效果图


云之拱门


类型:城市纪念碑

位置:澳大利亚悉尼

年份:2015-


△展览现场


“云之拱门”则是一个巨型的拱门,作为新的城市纪念碑坐落在悉尼市政厅前乔治街两侧。这个项目是整个新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 其目的是要将乔治街改造为一个带有开放式广场的步行区。60米高的大门像是随手画 的一朵巨大的云,白色的细线条映衬着悉尼蔚蓝的天空。


△展览现场


森林幼儿园

 

年份:2015-

位置:中国山东

类型:幼儿园


△展览现场


森林幼儿园位于中国山东一处森林茂密的乡村里。石上纯也计划设计一个能让孩子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联系、并反映出孩子们视角的建筑。他选择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建筑的空间构成,让孩子们能充分自由地进行游戏和活动。


△展览现场


因此,他采用了一系列不同的尺度来设计不同的空间:比如教室是可以容下成人的大小,而其他只能供小孩子使用,甚至还有些是连孩子蹲下或爬行都很难到达的空间。因此,每处都能激发多种活动。


△展览现场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屋顶带有多个大型开口,在多个区域与地面融为一体,为玩耍和活动创造了空间。屋顶的垂直荷载由薄钢柱支撑, 而水平荷载与地面的接触点支撑。


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对一系列拼贴画进行了研究。每一张拼贴画里都集合了许多图像,例如动物、植物、儿童插画等。通过对这些研究的逐步风格化,建筑的形态和轮廊得以成形。


△展览现场


虽然已经无法从建筑中辨认出作为设计原型的具体图像,但这样模糊的形式给孩子们创造了更多感知和想象未来可能性的空间。在这里,抽象和具象、庞大和微小、室内和室外相互混合,使得每一个空间都能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完全由非建筑元素组成的建筑。


文化中心


年份:2016-

位置:中国山东

类型:文化中心


△展览现场


文化中心的设想是作为一条在水中央铺设的步行道。在这条步道上,石上纯也建造了一栋狭窄的建筑。湖水从作为外墙的玻璃隔断下方流入空间,步行道宽从5米到20米不等,访客们可以沿著连接两岸的步道在水上参观。


△展览现场


建筑两端都设有入口,参观者完全可以从一侧入口走到另一端,并在漫步途中发现各个功能区,包括访客中心、休息和用餐区、一个展览空间以及商店等等。建筑婀娜有致的外形、玻璃墙营造的透明感以及连绵的湖水,共同组建起了一个新的景观。人造的和自然的元素都融入其中,合二为一。


谷之教堂


类型:礼拜堂

位置:中国山东

年份:2016-


△展览现场


在中国山东的一个狭小山谷内,石上纯也受邀建立一座“谷之教堂”。他模拟周围地势环境,创造出一座高达45米,宽仅为1.3米的建筑。身在山谷之中,其又窄又高的空间却比山谷更具有山谷特性,泻入其深处的光线也愈加沉静而圣洁。


△建筑模拟图



蛇形画廊展亭

 

年份:2019

位置:英国伦敦

类型:蛇形画廊展亭


 △展览现场


以屋顶这一最常见的建筑特征,作为2019年蛇形画廊展亭设计的灵感和出发点。这个设计让人联想起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的屋顶瓦片,并通过这一建筑特征搭建起建筑和文化之间的桥梁。


 △展览现场


展亭的屋顶由精心摆放的石板组成,如树冠一般意指大自然。整个展亭看起来就像是沿着公园周围的地面延伸而出。


蛇形画廊展亭的设计概念是将建筑环境的视角和自然景观的背景融合,着重于创造自然和有机的质感,像是岩石形成山丘那样让展厅仿佛从草坪中生长出来。这是用现代技法和概念来丰盈传统建筑的一种尝试, 意在这里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一望无际的风景。


 蛇形画廊展亭实景


这些散落的岩石像一块轻柔的布料在空中飘浮着,同时具有石板屋顶的厚重感以及仿佛随时会被微风吹走的轻盈感。展亭的内部是一个洞穴般的封闭空间,一个可以用于沉思的隐蔽之地。对于建筑师而言,蛇形画廊展亭阐释了一种“自由空间”的理念—— 一种建筑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


 蛇形画廊展亭实景


身处一个日新月异、多元发展的社会中,石上纯也认为需要以自由的思考方式,探索自由建筑的多种可能。


他提道:“当全世界的人们都以自由的视角思考建筑,当这样的风景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空间时,世界必将变得更加丰富。世界上价值观的种类和建筑的种类就会更加接近。建筑就会比现在变得更加与人亲近。”



图片由上海当代博物馆提供

编辑唐娟


参 观 信 息


展览周期:2019年7月18日—10月7日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1:00-19:00 
            (18:00 停止入场),国定节假日均开放
展览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7楼
展览主办: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展览票价:60元




点击阅读原文或者下方小程序

在线购买造么工作室原创好物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在看” | 把本号分享给你的朋友 | 欢迎留言投稿交流  | 微博@造么工作室

文章内容为本站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info@cidip.cn

分享: